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We use cookies and other tracking technologies to improve your browsing experience on our website, to show you personalized content and targeted ads, to analyze our website traffic, and to understand where our visitors are coming from. By continuing to use our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

Megjelenés hely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 Bulvár és szórakozás - 16 Jun 2016 10:17 - 11

本文轉自臉書:歷史~History

六·一六事變指1922年6月16日發生於中國廣州一場以陳炯明為首的武裝事件,又稱陳炯明事件;從孫文的立場則稱為「廣州蒙難」。由於陳炯明主張聯省自治,率領部下粵軍以軍事行動驅趕孫文主張北伐統一中國,期間粵軍發炮三響威嚇總統府,中國國民黨稱為「陳炯明砲擊總統府」。

陳炯明主張實行「聯省自治」(民選議員和地方長官等),遵鄒容《革命軍》的遺志,「建立以美國為模範,加以適應中國傳統和國情的修改」的美國式民主聯邦;這與孫中山的北伐、武力統一的主張有所衝突。1921年4月7日,選舉孫中山為非常大總統。孫中山實施武力統一全國之策,與廣東實力派陳炯明的聯省自治主張發生衝突。陳炯明主張先定省憲,以確立民治的基礎;再議國憲,循序漸進地推進和平統一。

1922年4月,孫文執意北伐,陳炯明無法接受孫的條件,遂被罷黜,回惠州隱居。5月20日,陳炯明部下葉舉率領粵軍,擅自開入廣州,呼籲迎陳復職。6月1日,孫從韶關返回被粵軍控制的廣州城。6月1日舊國會參眾兩院議員王家襄,吳景濂等在天津集會,宣布「非法總統」徐世昌無效,徐世昌於2日宣布辭職,黎元洪復職。6月3日,由於孫曾發表過政治宣言,承諾如果徐世昌下台,他亦將下野。蔡元培、胡適、高一涵等兩百多位各界名流,聯名致電孫和廣州非常國會,呼籲孫實踐諾言。

6月3日,葉舉宣布廣州戒嚴。6月12日,孫通過報紙向陳炯明攤牌,宣布:「我下令要粵軍全數退出省城30里之外,他若不服命令,我就以武力壓服他。」6月15日深夜,粵軍高級將領召開會議,決定發動軍事行動,逐孫下台,並事先來電通知孫,讓孫趕快撤離總統府,兌現孫與徐世昌一齊下台的諾言。

15日晚10時,廣州衛戌司令,粵軍第三師師長魏邦平接到葉舉「讓孫中山撤離總統府」的命令,並告知孫,孫及時離開。16日3時葉舉部包圍總統府,5時左右司令楊坤如數十人進入總統府企圖繳械,在守軍誘騙下遭到攻擊全滅。粵軍開始攻擊總統府,至10時攻陷。期間粵軍發炮三響威嚇總統府,並拘捕廖仲愷。事件發生後,葉舉等粵軍將領電請當時在惠州的陳炯明返廣州維持局面。章太炎也於19日發電文支持陳炯明貫徹其「聯省自治」的主張,並另電勸孫「去」非常大總統之「號」,離開廣州。

孫登上永豐艦後,於廣州水域憑藉海軍及部分地面部隊持續抵抗。事件發生時,蔣中正於故鄉奉化守制。6月18日,孫電促蔣來廣東,6月29日蔣到黃埔,登上永豐艦見孫,蔣在孫處於危難而急需時趕來,使得孫在以後對蔣有更深、更多之信任和期望。蔣奉孫電召赴永豐艦參贊軍事行動達42日,咸認蔣日後在國民黨內政治地位的攀升此為重要之契機。粵軍在事變後派兵消滅孫中山的民團。而北伐軍部分歸降葉舉,跟隨孫中山的許崇智部戰敗後取道江西入福建。





Jutalmazás

YouGodMeYouGodMeYouGodMeYouGodMeShaw HouminInglourious Basterds16865899381686589938THE ONEShaw HoumindalunBethRocNo1MillionYouthMillionSoilder1686589938

Hozzászólások (11)

o7
孫避難的艦艇永豐艦是一艘長江炮艦,北伐成功后國民政府給此艦改名為中山艦。中山艦在抗日戰爭保衛武漢的戰鬥中,被日本戰機擊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共著手打撈此艦,經修復陳列於武漢的中山艦博物館內展覽,是今天中國大陸少有的幾處可以公開懸掛中華民國國旗(海軍旗)、艦艏旗的場所之一。
聯省自治在軍閥時代只是軍閥拒絕中央領導的一個口號(不過我不支持孫文武力統一的做法)。但是在現代若能實施,無疑是極大的進步。明末顧炎武曾有“寓封建之意於郡縣之中”的設想。意思是在保留非世襲的地方管理體制的同時,讓地方管理者能和地方發展和當地人民有更多關聯和利害關係,以避免地方治理上唯上是從、忽略地方實際與長遠發展的弊病。在我看來,當今世界民主國家實行的地方自治,就是顧的設想的寫照。
清末遣大臣留洋考察憲政,總結各國經驗,都強調要推行自治。至孫文的軍政、訓政、憲政的三步走設想,也以地方推行自治以期憲政民主的普及。當今日本等國的縣市亦常以“自治體”統稱之。自治在中國被提起的緣起可謂之久了,自治在東亞的實踐可謂之廣了,但是如今中國的人,卻絕少有了解何為地方自治的,談及自治反而想起西藏新疆“自治區”這樣的民族地方。實在是可歎。
v
v
V
V
V
V
V